2022-03-29 10:56:32
援引环球网3月26日消息,随着美总统拜登到访欧洲,欧洲多国在3月24日的一天时间中,接连召开北约、G7、欧盟三场峰会。北约峰会中,北约国家继续对俄罗斯进行单边指责,同时决定向东欧地区进行新的军事部署、继续向乌克兰输送军火。
北约在峰会结束后发表联合声明,威胁中国要遵守规则,不得对俄罗斯进行支持。北约官员称,北约此举意在向中国释放强烈的威胁信号。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在会后表示,我相信中国,中国不会做出使局势进一步激化的事,中国持续在为劝和促谈做出努力。欧洲混乱的政治局面中,马克龙的这番表态展现出了清醒的态度。其对中国的认可也与马克龙在俄乌冲突上的一贯主张相吻合。从去年年底乌克兰局势激化以来,马克龙一直在充当俄乌双方间的斡旋者,并在此前提出“冻结局势”的呼吁。而俄乌冲突的当下,马克龙也主张俄乌双方不断交换意见,然后一直谈下去。
法国作为欧洲大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俄乌冲突的长期化和美国外部势力的更大规模介入,并不符合法国的利益。法国、德国作为核心国家组建的欧盟,其成立目的便在于加强欧洲的自主性,但随着俄乌冲突加剧及美国以此形成对整个欧洲的捆绑,欧洲的自主权和欧元的稳定性被明显削弱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大批难民及物价的飞涨。约有350万乌克兰难民通过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进入欧盟国家,除乌克兰邻国的波兰外,法国、德国同样是接受难民的主要国家。工作、医疗、食物、住宿、教育等难民潮的衍生问题,在对法德等国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出要求。
随之而来的还有飙升的燃油、天然气价格,在欧洲国家与俄在能源合作领域的双赢局面早已形成的情况下,欧洲在美国蛊惑下的强行转向,带来的是民生成本的急速上涨。
石油天然气大国卡塔尔近来明确表示,卡塔尔没有能力填补俄能源市场空缺,俄罗斯无可替代。美国虽与欧盟签署天然气供应协定,但美国输欧天然气面临三个问题,第一是价格高昂,第二是供应能力有限,第三是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内与近邻交恶,外有美国不断挑拨离间的情况下,欧洲国家的破碎化和民生危机愈演愈烈。除能源、难民危机外,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还面临着粮食危机,俄乌两国是欧洲粮食的主要供应国,但冲突形势已经明显影响到了欧洲粮仓乌克兰的春播进程,这一形势迫使马克龙近来签署命令,尽可能降低粮食危机的危害。
欧洲政客们在美国的迷魂汤下反复徘徊,但欧洲民生不会。俄乌冲突注定重创欧洲经济的情况下,欧洲民众的民族意识和自主意识正在觉醒,这其中有着欧洲再度军事化的危险,也有着甩脱美国掌控欧洲命运的强烈意愿。
俄乌冲突及后续必然到来的欧洲政治、治理乱局中,马克龙显然要有所作为。一方面,法国大选即将临近,另一方面,后默克尔时代谁将引领欧洲继续走出自主之路?对法国大选,马克龙正在为连任加上重重保险。而从马克龙坚持“北约已经脑死亡”的观点,及其对中国、俄罗斯的大国态度来看,马克龙显然在试图给出欧洲自主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