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新闻网

粮食补贴落地!今年每亩地补贴将调成“这个数”,涉及家家户户

2022-03-20 23:30:01

果果 http://hbmingxinhz.com

中国早在一万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是世界上最先种植水稻的国家。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国家对于粮食的储备量都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吃得饱、穿得暖,是国家得以长久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南宋时期,曾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美好景象。纵观中国历史,无论朝代如何更迭,无论帝王换了一代又一代,国家对于粮食产量的重视程度始终没有衰减,不断提高亩产量,不断更新耕种工具,就是为了用有限的土地换来更多的粮食产量。

近期一项土地补贴为农民带来了福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何政府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这次补贴又加在了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跟随新政策一起看看其中的内容吧。

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职业歧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衍生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农民这个职业在其他光鲜亮丽职业的映衬下,也消失了原有的光芒。很多应届生在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宁愿拿着一份薪水微薄的工资也不愿意回去耕种。

在时代的发展下,见识了大城市繁华的年轻人很难再回到乡下偏安一隅。在我国,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每年依靠耕种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各种消费支出:教育支出、日常生活用品支出、吃穿住行支出等等。微薄的收入水平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以求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来养家糊口。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只能靠老人来继续耕种,这种情况根本不是一种健康发展的趋势,这也是政府不断提高农村籍户口待遇的原因之一。

除了收入低之外,农民还经常遭受不公等的待遇。农民在公众视野中被贴上“低文化水平、素质低下”等标签,在侵权事件发生之后,往往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在普遍的职业歧视下,“我是农民”“我是种地的”这种直白的话语也更难从嘴里说出来,这也造就了越来越多人根本不愿意接触农民这个职业。

补贴具体内容

保留现有农户,吸引更多农户耕种成为了政府努力的方向,曾在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就曾对农民农作物良种、种粮农保、农资这三部分进行补贴,根据政策标准,粮食直接补贴每亩10元;粮种每亩15元;玉米每亩10元;除了这些补贴之外,根据地区不同还会增加额外补贴,以黑龙江地区为例,在每年的休耕和轮作时期,补贴150元到500元不等;而吉林省休耕时期每亩补贴达到了20元到80元不等。针对地区环境不同,耕种农作物不同,补贴的钱也会发生变化,但归根到底,政府还是为了提高农民待遇不断努力。

但这些补贴只要是田亩拥有者都可以拿到嘛?那倒不是,根据规定,只有田亩耕种者才能拿到相关补贴,如果你把田亩外包出去,只有承包商可以拿到相关补贴费用。

粮食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资之一,提高农民收入也是促进农民耕种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农村耕种者的减少,如何持续提高亩产量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也需要未来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顶点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