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新闻网

光大向无锡提供1000亿意向性投融资 500亿支持创新

2022-01-22 01:50:02

神马电影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shenmamov.net

  当一个金融机构服务的“客户”比自身规模还大,甚至大得多时,该如何创新业务?

  比如,光大银行无锡分行成立12年来,到2020年年末人民币对公制造业贷款规模109.96亿元。但现实是,无锡这个“大客户”早在2017年就加入了“万亿城市俱乐部”,其上市公司市值更是超过城市经济总量,未来发展的投资需求更大。

  因此,在政银合作的新背景下,光大银行无锡分行与地方政府经过反复沟通协商后,一改传统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模式,于近期促成了光大集团与无锡市政府进行“强强联手”,签署面向“十四五”时期的战略合作协议——由光大集团向无锡市全域定向提供总额1000亿元的意向性投融资支持。

  无锡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1000亿元的总量,既包含来自光大银行层面的贷款授信,更多的是光大集团为地方政府区域、产业、企业等发展提供债券发行、保险保障、重大项目投融资等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这意味着,在进入“十四五”后的地方发展新实践中,“政银合作”被赋予了新内涵,“央地合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被增加了新内容。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在线上签约仪式上表示,无锡是光大集团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地方经济的主战场。

  500亿元投入创新

  央企光大集团与地方政府无锡的这次签约,是“央地合作”中的一次相互“增信”的过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光大集团旗下的环保板块曾一度顶住多方压力,成功化解了无锡几近垃圾围城的困局。因此,上述项目在这次合作中继续深化和升级,光大银行将提供超过14亿元的贷款进行提标扩容,并作为无锡主城区首个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贷款25亿元,已落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如果双方合作进展顺利,根据合作协议,那么项目所在地的锡山区政府在5年内将至少可累计承接来自光大各种融资渠道提供的150亿元的投融资支持。

  从区级到市级,在光大集团与无锡市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涉及总量1000亿元的金融资源中,预计500亿元将用来地方支持创新,即利用各类融资渠道,服务于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

  2020年9月,无锡市委市政府推出了新一轮科创规划,旨在沿着太湖约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着力打造城市产业发展的新空间、经济发展的新引领、城市形态的新展现、科产城人融合的新样本,这是为太湖湾科创,更是无锡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的“头号工程”和关键抓手,贯穿“十四五”期间。

  央地两方合作,将重点聚焦在科技创新,要做什么?

  无锡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答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光大集团将重点支持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型企业(项目)等落地生根,量质并举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

  从产业角度看,无锡是外向型经济的代表性城市之一,这一发展模式最大的成就是“国际代工”产业的形成,但这种经济体系会对本国的自主创新产生挤出效应,使得中国制造业一直缺乏“心脏、大脑”。一方面,中国自身的研发产业和重装备工业等因缺少需求使得生存困难,源源不断被国外技术挤出;另一方面,因缺乏核心技术导致只能高价利用或引进技术,继而使得中国软件开发和应用水平落后。

  因此,要实现经济转型,转向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把利用国内低端要素进行国际代工的外向型发展模式,转为基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自主创新模式。而这个新动力和新模式的形成,只有依赖科技创新,且必须将更多的资源尤其是金融资源导入到科创体系中。

  但科技创新及其诞生出来的企业,改变了过去政府主导资源要素的格局,即外部市场力量往往可以通过资本注入等方式将科技型企业快速做大,因此地方政府对其引导方式要做出重大改变。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教授孙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是央地在高位上的一次合作,意味着在创新驱动上,地方政府适当逐步让位于市场。“科创有高风险性和高收益,如果成功则一切好说,如果失败呢?显然,地方政府放开胸襟和眼界,让市场承担更多的风险和收益更有利于本区域的创新驱动。”

  同时,光大还将在无锡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一带一路”绿色股权投资基金,以绿色能源、绿色环境、绿色制造与绿色生活为基本投资方向与范围。这与无锡在太湖科创带范围内成立的江苏首家零碳产业园高度契合。

  普华永道中国无锡合伙人邢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从其分支机构的业务拓展看,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如何更好吸引全球高质量资源要素并导入当地的产业发展中。

  央地合作:从平行到协同

  在过去的多年来,光大集团在支持重大基建、实体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已经和无锡市开展了深度合作。

  2020年8月,光大集团与江苏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本次与无锡签约则是与江苏省全面战略合作的一次落实落地。无锡成为了光大集团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地方经济的主战场。

  不过,地方政府谋求构建银政合作模式正向高位和深度扩展,经济总量越大的城市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9月5日,苏州市政府和中国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十四五”期间,中国银行将为苏州各类建设项目、各类客群提供不低于30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合作重点领域在于城市更新和重点项目建设、科技金融和数字经济发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制造业转型和供应链升级、“养老+金融”深度融合等。

  光大与无锡的合作涉及到5大方面16个事项以及太湖科创带,双方还将共同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和环境基础设建设;共同探索“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教育”等新业态;搭建智慧健康平台、承接养老项目开发与托管运营、建设医用仓储基地;开展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智慧城市建设合作;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合作体系,协同联动沪苏浙皖“环太湖”城市群,共同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等。

  合作中,光大将为无锡市政府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将综合金融优势与地方的实体经济进行深度合作。对无锡来说,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加速期、城市建设的提升期、共同富裕的推进期,投资需求大,合作领域多,发展空间广,因此坚持将合作进行“项目化、目标化、节点化、责任化”,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过去和地方的合作方式相对传统,业务模式比较单一,双方发展相对平行,但未来合作中,光大将通过设立子公司、区域总部,建设合作平台等方式,拓展与地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更高台阶上将央地合作推入实质性、深层次轨道,由过去的贷款拓展到投融资,从过去双方相对平行发展转入到实现协同发展。”光大银行无锡分行发言人在答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顶点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