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新闻网

全斗焕全史(十):国内形势在变化

2021-11-22 18:38:32

活动策投票

国内形势在变化

在1981年初,全斗焕就与美国总统里根达成政治交易,取消了金大中的死刑判决,随后又将他的刑期减为20年,但海内外却对此仍不满意,继续对全斗焕政府施加压力。最开始全斗焕不为所动,但金大中的命运很快便会再度迎来转变。

11982年4月,“张玲子事件”东窗事发,不仅成为了全斗焕本人莫大的丑闻,也严重损害了韩国政府的形象。为了转移视线,在1982年12月,全斗焕通过各种方式和牢狱之中的金大中沟通,称愿意让他前往美国“治病”,但条件是不得回国,并且必须要写下保证书,承诺在海外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全斗焕认为,金大中流亡海外后肯定闹不出什么名堂,国际社会对自己施加的压力还会立刻减少很多,有百利而无一害。

牢狱之中的金大中

金大中在1971年总统选举惜败后,遭遇了一场离奇的车祸,髋关节受损,行动不便,长期的牢狱生活更是让他的病情不断恶化。于是,金大中被迫写下了保证书,保证在美期间“不参与一切政治活动,不进行威胁国家安全与稳定的行为”。在1982年圣诞节前夕,金大中和家人踏上了前往美国的航班,再次开始了流亡生活。与金大中同时释放的,还有47名所谓的“光州事件”主谋。在金大中走后,全斗焕立刻宣传起了自己“伟大的人道主义行为”,还拿出金大中写的保证书大肆宣传。不过,金大中愈挫愈勇,在海外仍然为促进韩国的民主化而到处奔走。

1983年5月18日,这一天是“5.18光州民主化运动”的三周年纪念日,也是反对党领袖金泳三失去自由的三周年。为了纪念三年前在光州市中被全斗焕无情屠戮的同胞,软禁在家的金泳三毅然进行绝食抗议。这场绝食斗争标志着,全斗焕就任总统以来在野民主力量进行的首次反抗,注定拥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尽管全斗焕政府在第一时间就封锁消息,并立刻强行将金泳三送进医院密切监视,但海外媒体很快对金泳三的绝食斗争进行了广泛报道,金大中也发表文章,赞扬金泳三的勇气。韩国民众也很快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金泳三的壮举。金泳三的生命安全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如果他真的因绝食而死,很可能会让局势彻底失控。

金泳三的绝食抗议

金大中在美国支持金泳三的绝食抗议

(牌子上写的是“在韩国恢复民主制度”)

为了尽快平息此事,全斗焕多次派人恳请金泳三尽快停止绝食,甚至准备亲自探望,但都被金泳三拒绝了。不过,金泳三最终因为健康原因,在家人与朋友的劝说下,停止了为期23天的绝食斗争。但这件事也迫使全斗焕减少对金泳三和其他民主人士的压制活动。

1983年10月8日,为了感谢东南亚和大洋洲国家对韩国申奥工作的支持,也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全斗焕带领二十多名政府官员,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出访之行。全斗焕计划访问五个国家,不过他出访的第一站并没有选择那些传统上的友邦,而是选择了“不结盟国家”的缅甸。当时缅甸的实际统治者是奈温,他推行所谓的“缅甸式社会主义”,明显更加倾向于社会主义阵营。全斗焕之所以选择首先访问缅甸,就是希望拉近与缅甸的关系,确保它到时候能够如期参加奥运会。为了向缅甸示好,全斗焕计划在抵达后的第二天就参拜缅甸国父昂山的墓地。

全斗焕出访缅甸

10月9日上午,韩国副总理徐锡俊和其他官员首先赶到了仰光郊区的昂山之墓,开始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全斗焕原定在上午十点半到达现场,不过由于交通拥堵,至少还要迟到半个小时。这时韩国驻缅甸大使李启哲赶来,他的长相与全斗焕十分神似,乘坐的汽车上还挂着韩国国旗。韩国官员决定先进行彩排,还奏响了韩国国歌。然而,就在国歌播放完后,十点二十八分,昂山墓地顶部突然爆炸,十几人当场死亡,数十人身受重伤,现场惨不忍睹。全斗焕侥幸逃过一劫。

爆炸几秒前拍摄的照片

制造这场“仰光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不是别人,正是韩国的死敌朝鲜。实际上,全斗焕一直希望缓和与朝鲜的关系,甚至在上台时就立刻提出了“民族和平民主统一方案”,希望双方能够一起制订宪法,组织公投,最终达成和平统一。可是,金日成却认为与全斗焕这个“杀人魔王”没有任何谈判的可能,一口回绝了提议,随后还宣布抵制1988年汉城奥运会。

在全斗焕宣布出访计划后,朝鲜方面大喜过望,认为这是除掉他的最佳时机。这时的缅甸与朝鲜和韩国都有外交关系,通过多种渠道打探消息,朝鲜方面掌握了全斗焕参拜昂山之墓的细节。于是,朝鲜特工在昂山墓地顶部悄悄安放了遥控炸弹。当韩国大使赶到后,凑巧奏响了韩国国歌,远处观察的朝鲜特工误认为大使就是全斗焕本人,便在国歌结束后按下了引爆按钮,酿成了震惊世界的“仰光爆炸事件”。

一片狼藉的昂山墓

发生爆炸后,全斗焕当即取消了出访计划,返回韩国,并宣布这是“朝鲜入侵的前奏”,朝鲜半岛的局势瞬间变得剑拔弩张。起初朝鲜方面对于韩国的指控矢口否认,甚至倒打一耙,指责这场爆炸案是全斗焕精心策划的苦肉计。结果,缅甸方面很快就活捉了两名朝鲜特工。缅甸对朝鲜炸毁自己国父陵墓的行为感到极其愤怒,立刻宣布驱逐朝鲜大使馆,并与朝鲜断交。“仰光爆炸事件”后,朝鲜重新审视与韩国的关系,两国之间的局势将迎来些许转机。

在“仰光爆炸事件”长长的遇难者名单中,最让人遗憾的便是总统秘书室经济部长金在益了。此前介绍过,年仅45岁的金在益才华横溢,成功操刀了韩国的经济改革,创下了极其辉煌的成绩。痛失金在益后,全斗焕将凭借着自己对经济学的认识,继续推进韩国的经济改革。

送葬“仰光爆炸事件”的遇难者

为了安抚韩国,美国总统里根在“仰光爆炸事件”后不久便宣布要出访韩国。然而,就像以往一样,韩国的民众与民主主义者在多地进行了示威游行,抗议美国对全斗焕的支持。尽管如此,里根仍然在1983年11月12日如约访问韩国。这次访韩主要想解决韩国的核开发问题。从七十年代开始,随着韩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朴正熙便有了开发核武器,彻底实现国防自主化的打算。尤其是卡特当选美国总统后威胁撤出驻韩美军,更是给了他充分的借口。于是,朴正熙与法国签署了协议,开始了核开发计划。而在全斗焕上台后,尽管韩国放弃了远程导弹的开发,但核计划却没有就此停止,据说几年之内就能制造出实弹。为了避免被国际社会孤立,全斗焕在里根来访时就爽快的放弃了核武器开发,并将浓缩铀全部移交给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就这样,韩国的核计划如同黄粱一梦般彻底终结了,但这也未必不是它最好的选择。

全斗焕会见里根

随着时间来到了又一年的“5.18”,在野民主力量开始有所动作。在经历了收效不大的绝食抗议后,金泳三认识到仅仅依赖舆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采取实际行动。于是,在1984年5月18日,“民主化推进协议会”(简称“民推协”)突然宣布成立了,这是一个由金泳三派与金大中派民主人士共同参与的类似政党的组织。尽管金泳三此时还未被解除软禁,金大中也还在海外流亡,但该组织仍然深受他们影响,接受他们的指挥。“民推协”的突然成立无疑打了全斗焕一个措手不及,也极大的提振了民主人士的士气,但民主化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民主化推进协议会”成立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顶点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