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 17:06:02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谋划部署新阶段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工作。这对于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推动“十四五”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宁夏各职业院校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以坚决态度务实作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方面真抓实干,奋力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开放大学):
聚力推动宁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路径,推动了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提升。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兼具宁夏开放大学成熟的远程开放教育办学体系,是宁夏站位新发展阶段,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学院以“职教20条”为指南,以“双高校”建设和“开放大学”综合改革为契机,将聚焦内涵建设,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新发展“产学研培赛创”六位一体育人模式,积极探索“岗课赛证”相互融合,高水平完成“双高校”建设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技术创新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出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聚焦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全方位对接服务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发展,根据“对接产业、定位高端、带动引领、协调发展”的思路调整优化专业群布局,发挥畜牧兽医、机电一体化2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引领作用,逐步形成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专业群建设体系;聚焦产教深度融合,依托学校现有的4个职业教育集团和6个双主体育人产业学院,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尝试开展混合所有制、股份制办学改革,充分激发办学活力。
学院还将持续推进开放大学综合改革,积极发挥职业教育的继续教育功能,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深度融合的“学分银行”,全力推进“智慧校园”优化创新,助力宁夏加快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加快推动宁夏职普融通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开放包容,需要有灵活便捷的体制机制支撑,要推动职普融通。做好我区职普融通,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发挥本科院校作用,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升学途径融通。通过实施“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或学分银行,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学分互认、衔接和学籍互换,拓宽高职学生升学通道,提升技能价值。
要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实现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融通。要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采用新高考模式,为学生提供多种上学选择,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实现人生出彩。
要加强一体化课程建设,实现职普教育课程体系融通。要在本科院校的课程中增加职业教育课程模块,渗透职业精神教育,在高职院校课程中加大人文、科学等素养类课程,渗透研究精神教育,实现课程资源共融共享,优势互补。
要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实现高端人才培养融通。以服务九大重点产业为遵循,充分发挥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与宁夏企业三方优势资源,共同培养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奋力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为职业院校做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将结合自身实际,聚焦“增强适应性”与“高质量”命题,实现“5个提质升级”,努力建设成为区域性一流高职院校。
坚持优化类型特色不动摇,推动发展理念提质升级。学懂“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思维逻辑、重要考量和政策指向,坚决破除与类型教育理念不相符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增强扎根职业教育的思想自觉。
坚持“五育并举”,推动立德树人水平提质升级。深化“三全育人”改革试点校工作,做优课程思政、学生工作特色品牌;改革学生评价,制定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引导学生“人人出彩”。
坚持“双高”引领,推动综合办学实力提质升级。坚持“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目标定位,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建立科学的符合职教类型特征的评价体系,持续深化“三教改革”,一体推进学院各项事业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社会服务能力提质升级。坚持与产业发展无关的专业群不设,无本地企业合作的专业不开,全面对接自治区发展战略和吴忠市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群)结构,做强康养、智能制造专业群;瞄准农业、奶产业调研分析研判,培育涉农类专业群,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深度合作的校企命运共同体。
坚持深化治理,推动内部治理水平提质升级。以提高治理的适应性为目标,以治理结构、治理模式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点,不断优化制度治理体系和多元共治机制,全面提升干部依法治教、治校能力。
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
提高服务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决策部署,以“双高”建设为引领,以提质培优为主线,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提高服务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为使蓝图早日变为现实,学院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始终坚持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需要,巩固和优化类型特色;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大力培养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守正创新推进职教改革。认真落实“五育并举、德技并重”的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企入校,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与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从业人员培训及继续教育;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实施“1+X”证书制度,不断增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选聘行业企业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进校任教,提升学生从业能力;健全完善“3+2”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与区内中职学校的合作,实现中高职人才贯通接续培养。
进一步加快“双高校”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社会需求的能力水平。围绕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重点打造葡萄酒、枸杞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水平专业群,在提内涵、上水平、强服务上下功夫、求突破,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
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对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奋力开新局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学习宣传,“职教20条”贯彻落实,使学院的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
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围绕自治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聚焦九大重点产业、石嘴山市“9+3”产业以及新产业新业态,准确定位专业设置,打造专业建设新格局。
全面加强校校合作。与区内17所中职学校签订了“三二分段”人才培养协议,通过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动、技能大赛交流、学生就业信息共享等工作,贯通中职—高职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渠道,为高职学院提供稳定生源,实现合作院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石嘴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全面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学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选派干部赴园区挂职实施办法》。选派优秀中层干部赴园区挂职,激活校企人才供需链,让企业宣传进校园,让企业大师进课堂,让教学班级进企业,让专业实训进车间,通过构建“线场”课堂,把学校建在园区,把专业办在生产链上,既为企业“进口”解围,也为毕业生“出口”打开大门。
奋楫扬帆谋新篇。科学谋划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实施学院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构建现代学院管理制度体系;实施产教融合工程,打造学院开放办学新格局;实施专业建设工程,提升学院服务产业能力;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十大工程”的实施为抓手,全面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宁夏日报)